返回

假千金回村种田,真豪门痛悔发颠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第42章 合作初体验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“群里有懂自动化灌溉的吗?”

    大白天的,李建斌突然出现,引起群里的轩然大波。

    [薛蟠]:我没眼花吧,被朝廷招安的李大哥居然肯出现了!?

    [花花儿]:李大哥,你去夏夏那边了吗?好玩吗?

    [李大哥]:昨天刚到,好吃

    他说着,还把从私人小群里保存的美食图片发到大群里,接着又用520个字的小作文给众人形容这里的景色多美,饭菜多可口。

    本就羡慕的群友更是哀嚎一片。

    水了半天群,也没等到一个懂自动化灌溉的,不过山头还没建设好,现在也不太急着招人才。

    吃过午饭,李建斌夫妻两个歇都没歇,又跑去山上进行具体测量,商量着怎么规划山头。

    夏芜对山头的初步规划就是要分区域,比如种植区和养殖区,果树和蔬菜等品种要分开,既美观又要最大限度地利用山头土地。

    不过李建斌给她出主意,说养殖区没必要完全和种植区分开,比如养鸡,完全可以在果林里养。

    鸡可以在果林觅食,同时排便也会给果树增加养分,一举两得的好事。

    夏芜此前没有太多相关经验,但她有个优点,爱学习,能听得进去劝告,于是欣然同意李建斌的建议。

    此后三天,李建斌和江真去镇上酒店把东西拿回来,搬到杨国峰家中去住,闲着没事就往雁头山上跑,其他时间就在家里用电脑画图。

    夏芜一开始还陪着他们跑,不过家里的事同样离不开她,确认李建斌二人熟悉了村里山上的环境,不会有什么危险以后,夏芜就任由他们二人忙活了。

    一眨眼,夏芜回村已经有两个多月,当初随口一说种的草莓,成了她现在的支柱产业。冬季正是草莓上市的时间,国内国外多个品种百花齐放,各大商超水果超市也都纷纷推出草莓。

    更别提网上的各种链接团购。

    草莓本就是比较受欢迎的大众水果,哪怕价格一直居高不下,也从不缺少忠实的追捧者。

    夏芜在网上售卖的草莓就是如此,通过视频引来一群粉丝,然后用口感打开售卖的通道,从上架第一天到现在,没有收到过一条差评。

    这些买家除了自己复购,还会推荐给朋友家人,订单量一天比一天多,快超出夏芜的售卖能力了。

    她就种了两亩多草莓,哪怕草莓挂果多个头大,上限就在那里。

    所以适时推出新的产品丰富货架,也是必须的。

    夏芜和杨国峰达成初步协定,在村里找能放网上卖的农产品,由夏芜采纳网友的投票建议上架,品控则由杨国峰来把握。

    最后商量决定上架两种商品,一是冬笋,二是木耳。

    子母山上最不缺的就是各种腐木,而木耳这东西生长在阔叶树腐木上,喜阴,冬季也有生长,村里人上山采摘不算困难,和冬笋一样,可以在短时间大量提供。

    至于冬笋,那可就更多了,村里现在人少,好多笋都长成竹子了也没人挖,放山林里也是浪费。

    之前夏芜在网上卖冬笋,也只限于在粉丝群里,如今和村里达成协议后,她打算在快抖上也好好宣传一下。

    刚好最近只顾着接待江真夫妻二人,把拍视频的工作抛在脑后,为了账号考虑,她也该发一期视频里。

    这一次,夏芜做了很大的功课,通过走访村里的老人,询问他们关于冬季山里食材相关的记忆,拍一期冬季赶山的视频。

    迷蒙的山雾轻掩常绿的密林,幽静的羊肠小道上,夏芜穿着合乎身材曲线的蓝色布袄,头发扎成俩麻花辫,身后背着背篓,手里拿着一根棍子,就这样突然出现在镜头里。

    她皮肤白皙,五官精致,面容平静,单看长相,并不像是一个忙于农务的人,可她爬山时十分有力,半天都不带喘口大气,从腐叶下找菌子又快又准,又让人不得不相信,其实她是个干活老手。

    其实夏芜在拍视频之前,已经上山很多次,就是为了训练自己找木耳,找山笋,而且不同天气拍摄,呈现出来的效果也不同,她这人精益求精,难免要多做几次才能保证做出最好的视频来。

    终于,在山上找到一棵倒下的腐树,上面长满了木耳,密密麻麻的,夏芜十分高兴,让哥哥拉进镜头,给网友展示超绝的视觉效果。

    国人喜欢赶海,喜欢赶山,很多时候都是喜欢这种“不劳而获”的意外惊喜。

    没有过多得付出,大自然的资源就在那里放着,随着潮起潮落,空山雨后,人人都有机会采摘。

    寻找的过程,也是享受快乐的过程。

    把木耳摘了带回去,交给妈妈清洗做菜,夏芜把这个过程也都给拍摄下来,最后再剪辑,一条长达二十分钟的视频就做好了。

    夏芜拍摄这条视频的本意是给村里推销山笋和野生木耳,所以视频里主要出现的食材就是这两种。

    视频刚开始,是夏芜跟村里老人交谈的镜头,聊起冬季蔬菜匮乏,村里老人反

第42章 合作初体验(1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